进城务工人员梁天周最近申请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昆仑苑公租房小区一套一房一厅的房子,一家人高高兴兴搬进新居。40多平方米的房屋,虽然说不上宽敞,但梁天周一家很满足。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推动公租房建设,帮助近20万如梁天周一样的城镇“双困”等群众解决住房问题。
兜底保障
优化小区结构
梁天周配租的公租房面积不大,但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五脏”俱全。据悉,南宁市持续在公租房的空间布局、户型设计、配套设施上做文章,突出普惠性、过渡性、实用性,呈现出户型小、功能全、租金低、服务好、分布多、覆盖广等特点。
“我们通过优化调整公租房小区容积率和户型结构,争取最大出房量。公租房平均租金标准为8.2元/平方米·月,约为同地段市场租金的30%~40%。”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同一保障类别内,不区分本市和外来务工人员户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特殊群体还可申请租金核减,最低减至1元/平方米·月。
小区注重规划和园林设计,楼间距适宜,保证每一套房屋的通风采光,还设计有花园、广场、绿地、小超市、银行等。
此外,南宁市推出“不打烊”“即空即分”高效分配模式,实现从不定期分配到“月月有房分”再到即时分配的“进阶”。
租购同权
共享发展红利
几个月前,覃媛青和爱人带着4个孩子搬到位于兴宁区的昆仑苑公租房小区。“住进昆仑苑,孩子就有了入读公立幼儿园和小学的资格,真正感觉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一分子。”
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推出公租房“同城化”政策模式——准入标准“同城化”、租金标准“同城化”、租购待遇“同城化”。其中,租购同权就是让公租房小区住户子女与周边商品住房小区一样,均可就近入托、入学,外地户籍人员可办理落户,让租户不仅住得进来,还住得有尊严。
“有尊严”不仅体现在软件上,还体现在硬件上。近年来,公租房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不仅安装了运动健身设施和卫生室等,不少小区还开办了“长者食堂”、托儿所、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让租户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智慧运营
提升居住体验
近日,南宁市北湖苑公租房小区监控中心当值的工作人员通过设备“一键呼叫”独居老人李书勤,系统自动接通。“李阿姨,您最近身体好吗?”“我很好,刚去散步回来。”
据了解,南宁市已为市本级公租房小区里220户独居老人或有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和重大疾病人员家庭安装“一键呼叫”系统。“一键呼叫”系统是南宁市优化公租房运营管理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南宁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公租房智慧化水平,公租房从申请、审核、分配到入住,手续都更加便利,居住体验也更好。
租户们表示,目前,南宁市已实现租住业务一站式办理,租户通过手机即可掌上办理选房源、签合同、交租金、报维修、退租赁等业务。部分小区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借助出入识别、访客管理等功能,有效解决公租房转租、转住、欠租、小区安全等问题。
此外,随着公租房保障对象的增加,保障对象因工作、子女上学等情况产生的换房需求越来越多。为此,南宁市建立房源互换平台,换房双方达成共识后,主管部门审核通过便可重新签订合同,满足保障对象工作流动、生活便利的实际需要。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8.15 记者 陈飞燕